这本书主要是讲美国高等教育的弊端的,但却不止于此,也谈了阶级固化、中产阶级、精英阶层甚至盎格鲁撒克逊贵族,因此有很多意外收获。
「优秀的绵羊」特指那些美国名校,特别是常青藤盟校中,头顶光环的年轻人。他们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名校,是社会将来的「精英阶层」。但这一过程,对学生、家庭、社会,都带来了太多的问题。
美国名校是申请制(而不是中国高考的分数为主),而在申请制中,优秀的标准考试成绩只是申请的诸多条件之一,甚至并不是高比重的条件。其他条件包括,预科课程、体育成就如运动员身份、领导力如社团领袖等等、社会活动等等,以及最直接的校友子女照顾、捐助照顾。而这些方面的竞争,其实很大程度上不是学生层面的竞争,而是家庭层面的竞争。最明显的,很多运动项目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,如在北京冬运会上出尽风头的谷爱凌,冰雪运动就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。这导致了教育精英阶层实际上形成了阶级固化,造成一个著名的问题:出身贫寒的学生难以进入这些名校。
之前曾经读过一本《精英的傲慢:好社会如何定义成功》(在本博客目录中搜索这个书名即可找到笔记),书中也提到了优绩主义导致的阶级固化问题。两本书都谈到,社会对优秀成绩、名牌大学学位的认可,导致了持有学位的人在社会中如鱼得水,占据优势地位,然后他们再通过上述并不公平的选拔机制,将这种优势遗传下去,形成新贵族阶级。本书第二章提到,美国顶尖私立大学,其实本来就是贵族学校。只是后来在社会发展的压力下,吸纳「新兴贵族」成员加入。在这种改革过程中,不可避免的很多旧制度留了下来,典型的就是运动员优待、校友子女优待。
吸纳新型贵族加入的过程中,这些顶尖学校增加了对广义的成绩、表现的考量,这导致所有的入选人被迫加入到军事竞赛、魔鬼训练之中。他们大学之前的生活,就是围绕着大学录取安排的。除了标准化考试之外,他们也需要去准备预科课程、彰显自己「领导力」的项目等等。这给学生和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。家庭方面,这实际上是家庭包括财力在内的综合实力的比拼。学生方面,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同时也扭曲了学生对于人生意义、成功标准的定义。
本书对「理想的大学教育」的定义非常理想化。本书特别强调了大学对青年人生探索方面的意义,并特别强调了侧重人文教育的「博雅教育」。这个话题其实有点老生常谈,基本就是大学阶段是青年人建立世界观、寻求人生意义的关键的几年。但本书讲述,美国的大学,一方面作为「服务的提供方」讨好学生,给学生越来越多的赞扬、各种资源,以及越来越高的平均成绩。可是另一方面,学生仍然继续着典型的「精英路径」:学习大量课程以及双学位、参加大量社团活动或者社会活动,只为了维持一份烫金履历,然后在毕业之后选择作为「精英」最稳妥的工作,如金融、咨询等等。这导致,一方面,课业压力和众多的活动令他们焦虑,甚至导致大学阶段是学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。另一方面,这些活动导致大学生没有时间去做真正重要的事,也即学习如何思考、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等等。
读到这些观点,再想想中国在 2013 年左右的教育改革(自主招生等),这才明白过来我们不幸的学习到了西方教育体系中不好的一面。申请制、弱化标准化考试成绩,都是有利于现有精英阶层的。有种观点是,这其中是公平和效率的权衡,非高考招生渠道能更有效的筛选到优秀的人才。但我现在怀疑这种说法可能是精英阶层找的借口。比如运动员身份、各种社会活动甚至领导力项目、中小学的创新性项目(或者美国的中学生科研论文成果),很难想象这些东西能提升选拔机制的效率,实际经验是这些东西主要是现有精英给自己贴金用的。我曾经(比较可靠的)听说过,在中国的大学中,来自非高考招生渠道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和之后的表现更好。但这不能说明这些人更优秀、非高考招生渠道更有效,这完全可能是由于隐变量 —— 家庭经济状况导致的。参与非高考招生渠道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更好,因此在大学期间表现更好,而非由于这些渠道筛选到的学生能力更好。
本书作者带有一些人文甚至「贵族」气息。书中多次提到「博雅教育」,并提到了英国文学教育的价值。本书一个观点是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已经让位于由高等教育(优绩主义)定义的精英阶层,并且提到昂撒贵族在意识到自己将会被精英阶层取代时,比较体面的完成了吸纳、交接。作为东方人、理工类学生,我多少会觉得作者对于西方的旧贵族是有一定的肯定的,并且观点带有西方本位色彩。但这也并不是什么太糟糕的问题。至少世袭制的旧贵族不像精英阶层新贵族一般需要焦虑的证明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