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的投资收益

plus2047 于 2022-08-01 发布

本文是一篇菜鸟写给菜鸟的基金投资说明。

菜鸟投资,都想要大赚,都不想亏损。本文的目的,是提醒一下菜鸟投资过程中的几个大坑,供跟我同样没有投资经验的新手避雷。

本文将会组织成问答的形式,讲解投资入门最最基础的一些问题。

为什么要投资?

首先是因为通货膨胀。不需要列举数字,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小时候一块钱能买到多少东西,现在一块钱能买到多少东西。投资是希望能够对冲通货膨胀,自己的钱至少不会贬值。

另外,中国人普遍储蓄率较高,如果能够妥善规划,理财收入能够很好的补贴开销。普通人理财有望达到 10% 的收益,就意味着如果你的储蓄达到年开销的 5 倍,则理财收入就能覆盖一半生活开销。

年轻人确实有没有这么多储蓄,但不妨提早开始投资,甚至在大学时代就开始投资。因为虽然本金少、投资收益低,但投资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,本金少意味着投资过程中即使发生亏损,也问题不大。20 岁时亏的一分不剩其实不是问题,40 岁破产就要影响生活。

投资的收益和风险一般有多大?

要讲投资,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:常见的投资手段投资收益如何、风险如何?对一般投资收益有一个明确的数字概念非常重要,因为不正常的收益率一般对应巨大的风险,规避不正常的收益率能够规避很多隐患。投资收益通常是年利率,我们给出常见投资渠道的年利率。

银行存款

当前(2022 年 7 月)中国的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1.75%,三年期存款利率为 2.75%.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有波动,要参考大型国有银行【存款】利率,如工商银行、中国银行等等。存款一般来说是没有风险的,但是,任何投资渠道,如果其收益水平高于该渠道的一般水平太多,一定有问题。近几年,有些小型银行推出所谓的创新存款产品,利率显著高于大型国有银行。「凑巧」的是,中国有所谓的存款保险条例,保证存款是刚性兑付的。这些银行和一些自媒体以此为宣传点,于是很多人参与了这些「稳赚不赔」的存款,最终事发血本无归。存款保险是有的,但事发之后却要讨论这些存款是不是存款、什么时候才能赔付等等。

大型银行有时候会有利息更高的存款,但现在很少有高于 3.5% 的存款了。

纯债基金

收益更高一点的投资标的是债券。国债指数(000012)大约有 4.4% 的年收益。支付宝上可见各种【纯债】基金,收益率在 4% ~ 8% 不等。债券的基本特点也是风险越大收益率越高,所以长债收益率比短债高,企业债、金融债收益率比国债高。债券的危险在于违约,企业债在企业破产时会发生违约,国债在政局稳定前提下,几乎不可能违约。

国内最近一次比较大的债券违约(所谓的暴雷)发生在 2017 年,所以 2017 年附近很多债券基金大跌。即使没有暴雷,债券基金收益率也会波动,有涨有跌。但总体而言,纯债债券基金持有半年以上多数情况下是盈利的,特别是国债或者短债为主的债券基金,可以视为比较安全的投资手段,当然,纯债的收益率不那么令人满意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名字中带有债券的基金,并不是纯债基金,这些基金可能也会投资少量股票或者可转债。类似的是所谓的「固收+」基金。所有的这类基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债券打底,混合少量股票,因此能够在风险可控(最多把股票投资的部分亏掉)的前提下取得比纯债基金高得多的收益。但我的个人观点是,这类基金更加的不透明,有一些历史偏短,很难评价。即使要投资,也应该把它们视为股票类型的投资,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。

纯债基金基本是「一般不会亏损」收益率的天花板了,可以认为这个收益率一般在 6~7% 左右。这是 2022 年的数据,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进一步下降。高于这个收益的理财方式,亏损都是家常便饭。再次强调,债券本身也并非不会亏损,只是若持有半年以上,亏损不是常态。

对于一般人,比这个收益率更高的理财渠道只有股票。如果有任何亲朋好友、网络平台「发现」了比这个收益率更高的渠道,千万不要掺合,等待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时间,很可能就会有暴雷新闻出现。

股票型基金

股市基本是公认长期收益率最高的渠道,同时也是风险最大的渠道。A 股中,最优秀的股票型基金(投资股票占比 80% 以上)或者偏股型基金(投资股票占比 50% 以上)长期平均收益率能到到 20% 左右,如某 16 年老牌基金已经翻了 16 倍,平均年收益 18%. 美国纳斯达克 100 指数平均收益也能到这个水平。

股票型基金将会是本系列文章投资重点。股票基金虽然有高收益,但与之对应的是高风险。如,在 2022 年初,A 股很多明星股票型基金发生了 40% 以上的亏损。高风险怕的不是在投资过程中的某年发生回撤,而是一入场就发生重大亏损,然后投资者承受不了亏损低位卖出出局。有一个著名的论断,A 股的股票型基金本身历史业绩很赚钱,但购买这些基金的投资者却不赚钱,其中原因长话短说就是因为投资者常常在股市高点入场,然后在低点坚持不住出局。

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文章里继续讨论,如何「相对安全」的投资股票型基金,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