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英的傲慢

plus2047 于 2022-06-17 发布

书名《精英的傲慢:好社会如何定义成功》,作者迈克尔·桑德尔。本书的主题是「优绩主义」的陷阱。我读的是中信出版社的中文译本,翻译不怎么样。优绩主义在美国与社会阶层撕裂密切相关,在中国,幸运或者不幸,优绩尚无如此威力。但我作为大学毕业生,能感受到我以及同学对于优绩的崇拜,以及成绩带来的傲慢。

本文中,个人观点的部分会用斜体表示。

优绩主义

优绩主义指的是对优秀学业成绩的认可,特别是对名校学位的认可。持有光鲜履历和名校学位的精英阶层,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都是靠自身努力得来的,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。精英在总结自己成功的原因时,总会把自己的优良品质、个人奋斗放在第一位,客观条件与机遇,即使是存在的,也是次要的。对自身品质的认可,也即隐含了对失败者的羞辱:失败者的失败也是他们应得的,失败者道德上的缺陷、个人能力的不足、智力低下导致了他们的失败。

优绩主义给赢家和输家都带来了不良心态。我特别感兴趣的是,对于赢家而言,

优绩主义与新教伦理相关。在西方近现代之前,个人的救赎完全取决于神。但在新教伦理之中,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,「赢得」神的救赎。无论中西方,传统社会之中,个人的命运更多地取决于出身,那么即使没有好的出身,个人也会安于自己的命运,社会文化也不会过度的贬低没有良好出身的人。但在优绩主义之下,如果个人命运取决于个人奋斗,就隐含了不幸的人要为自己的不幸负责,带有道德上的指责。

中国传统文化中有「选贤任能」的传统,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,我们通常更多的讨论我们离这个理想还很遥远,很少去反思这个理想本身有没有问题。「选贤任能」适用本书中优绩主义的诸多问题。联想到东亚社会巨大的社会压力,其间或许有所关联。

世袭的大学文凭

在美国,优绩主义与名校文凭密切相关,名校学生通常认为文凭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,自身努力在取得文凭的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。但在美国,文凭几乎是世袭的。

由于文凭在社会中扮演了过重的角色,优渥家庭的子女即使能够取得成功,但激烈的竞争给他们留下了伤痕。美国高校特别看重录取率,以录取率低下为荣。类似的,中国高校看重录取分数线。这种对竞争的强调蔓延到校园生活中,

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,高等教育扮演了「分类器」的角色,淡化了高等教育原本的教育功能。


中国社会中,名校的选拔主要途径仍是高考。我们常将高考成绩与「个人实力」关联,甚至在毕业多年之后,有时还会看重「第一学历」也即本科学历。但我认为高考成绩同样的不能过多视为自身努力的结果。高考成绩仍然带有强烈的偶然与人为干涉因素,命题人可以相当程度上干涉不同人群考试成绩的分布,比如,

更明显的例子是,我们的大学招生名额是按照省份划分的,考生在一个省份里能够进入名校,在另一个省份可能只能读一所很一般的大学。讽刺的是,并不是来自高考压力更大省份、成绩更高的学生,在大学里表现就更好,实际上,是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在大学里成绩更好。如果任由大学决定招生比例,大学可能会从经济发达地区招更多考生。

伦理缺陷

当前社会一般会把个人努力、个人道德素养、个人智力条件视为「个人能力」,把使用这些手段获取的成绩或者成就视为「应得的」,而后天的,特别是家庭继承的财富和地位,道德上低于前者。

对大学入学资格的讨论,说明了很难界定「个人能力」在取得优绩的过程中有多大的作用。以及,心理学上会有很多研究告诉我们,个人道德素养,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相关。甚至于「努力」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可以培养、可以继承的能力,智力也同样取决于教育环境与遗传。

这种伦理观的极端化,就是彻底否定人的自由意志,认为人也是机械的,人的一切行为都有其因果。否认了自由意志,也就彻底否定了一切道德的优越性,优绩主义无从谈起。这种观点其实恰好跟传统的宗教观点,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在神面前毫无意义,是非常相似的。当然我们一般不会采取这么极端的机械论观点,但这可以启示我们,自由意志的界定是很有争议的,个人努力的界定有更大的争议。没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的一切是自己独有的天赋、道德、努力换来的,更没有理由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为优越。

如此,很难将传统上视为是「个人能力」的部分与经典的家庭直接传承的财富或地位区分开来。只不过「个人能力」遗传不稳定,给后来者留下一点空间。

全球化

本书中另一个引起我兴趣的主题是社会的撕裂、全球化和逆全球化。这个主题与优绩主义的关联在于,在美国,持有学位的上层阶级从全球化中获益,并继续鼓吹全球化是不可抵挡的趋势,而下层阶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工资甚至寿命不增反减。精英阶级常常用经济学理论强调全球化降低生产成本、有利于全体社会利益。

中国常常被认为是全球化的受益国,中国常年与美国保持着贸易逆差。我们在过去很多年里常常认为我们赚到了美国的钱,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美国印纸钞换让中国人为美国人打工。 美国底层工人失去的除了工作机会和薪水,还有工作的尊严,优绩主义「暴政」之下,仿佛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低劣引起的。社会福利即使能够解决他们的物质生活,也无法给予他们工作、奉献的尊严。

提一点跟优绩主义无关的观点。我认为全球化一方面导致贫富不平等从一国范畴蔓延到全球范畴,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全球范围的「财富金字塔」,扩大了不平等的规模。另一方面,全球化塑造了一个不受国界限制的精英阶级,他们不再与某个国家关联,于是无需关注社会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