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本书非常有启发性,但不幸的是它太厚了。作者作为学者,引用了大量的研究,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叙述,却损害了本书的流畅度与可读性。本书同时讨论了稀缺对于贫穷和忙碌的,如果能拆成两本书,并适当精简内容,应该会是非常不错的自助手册。
贷款困境
本书论证了一个经典的穷人之所以贫穷的困境:由于没有储蓄,穷人常常因为突发情况借高利贷,然后很容易越滚越多,导致收入很大一部分拿来还贷。穷人常常用一个月的收入换上一个月的贷款,这个月继续贷款生活,白白损失手续费。
本书的研究很多是在印度做的,我们通常不会穷到那个地步。但这些情况对我们并不陌生:一旦使用信用卡有息分期付款、花呗等手段,都会导致我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还贷。
对日常上班族更有启发性的问题是,我们在时间管理上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。我们常常临时安排时间处理突发事件,但因此而打破日程安排可能导致之后被迫用更多时间补救。
认知带宽压力
金钱、时间的稀缺都会带来认知带宽压力,形成书中所说的「管窥思维」。管窥思维就是注意力聚焦在眼前的困境上,因此失去全局思维。比如贷款困境中,由于这一个月账单的压力,导致管窥思维只想要借贷解决这个月的问题, 忽略了借贷只会把困境推到下一个月。
稀缺带来的认知带宽压力会显著降低人的认知能力,甚至会降低客观测量的智商。经典的表述是,一个需要为学费担忧的学生,当然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知识,难以在考试中良好发挥。穷人因此可能表现的能力低下,忙碌的人因此天天忙于救火,缺乏大局观。
空闲的重要性
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事例。医院手术室时间安排压力非常大,因为时常有急诊手术,原有的手术安排常常打乱,医生也常常被迫加班。顾问提出的解决方案却是,时间安排上固定的空出一间手术室预备急诊手术之用。乍看之下减少一间手术室只会让状况更糟,但事实表明,这样一来,原有的手术安排就不容易被打乱,手术安排的效率明显提升了。
还有一个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事例。书中指出,八小时工作制不仅仅是保护工人权利,而且当年福特工厂可能做过实验,八小时工作制是生产率最高的。提高工作时间会短期内显著提升生产率,但在几个月后,生产率会逐渐下降到比八小时工作制更差。
空闲的作用,一是书中特别强调的,类似于空闲手术室,应对突发情况,防止突发情况大幅度的冲击计划,大幅度修改计划的成本是很高的。二是,我个人经验而言,保持一定的余裕、防止管窥思维的出现,能够改善个人工作安排的能力、大局观,从而让工作更有效率。
空闲不仅是时间的空闲,心情的空闲、张弛同样非常重要。这是我熟悉的心理学结论,不需要赘述。
充裕-稀缺循环
书中指出,特别是在经济方面,充裕-稀缺循环是非常有害的。比如农民在收获季节立即拿到一年的收入,然后他们很难管理好这份收入,在播种季节陷入稀缺,不能购买好的肥料。上班族有非常令人熟悉的月光现象。项目管理上,也很容易在项目的初期事件充足,到了后期 DDL 是第一生产力。
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良好的、刚性的规划,无论是开销规划还是时间规划。一种改善办法是,把一些重要支出挪到充裕期完成,比如农民在收货之后立即买预购肥料。我们在项目初期时间充裕时,其实可以利用余闲做一些研究、维护性质的工作。
关于时间与压力管理的思考
本书的一个核心逻辑是稀缺导致认知带宽压力,带宽压力导致认知能力下降、管窥思维。
在心理上,我发现有时候处于稀缺困境的人会觉得管窥思维是道德的。既然是紧急情况,那就集中一切精力处理眼前的问题。忙碌不见得能解决问题,但忙碌看上去很勤奋刻苦,道德感良好。
个人给出一些可能的办法,
- 时间与压力管理的技术化,制定计划、待办之后,释放掉未来事务、整个项目的压力,只把精力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上,防止对稀缺的恐惧导致压力挤占认知资源
- 考试模式,尽可能的对每项任务分配固定的资源(比如时间),在任务未能按期完成时,避免进一步投入资源,而是尽可能的让任务以低质量完成,以此避免「后续可以追加投入」的心理暗示损害计划执行能力